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指出:“當前,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長遠發展開辟廣闊空間、注入新動力。”這為澳門與廣東、珠海方面進一步合作開發橫琴指明了方向。作為橫琴島與澳門之間的陸路口岸,橫琴口岸項目一直是粵澳合作、促進澳門多元化發展的焦點工程。
國機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踐行區域發展戰略,助力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機集團中國中元工程有限公司作為設計總承包單位,成功主持了橫琴口岸項目的前期策劃、可研編制、工程設計、造價咨詢、施工配合等各個階段工作,交出了一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亮眼成果。

與以往的口岸項目不同,橫琴口岸的設計處處體現著“融合”二字,橫琴口岸同一棟旅檢大樓建筑中,既有傳統的珠海口岸,也有澳方管轄的澳門口岸區,珠澳工作人員在同一棟建筑中辦公、查驗、履行職責。珠澳邊界線不再是一條平面的線,而是由一個個空間面圍合而成的區域,珠澳雙方既空間相疊又嚴格區分,同時兼顧了便捷的通關功能和明晰的執法區域。

橫琴口岸采用國內進的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該模式給旅客、車輛直觀的體驗就是通關時間大大縮短。以往兩次排隊、兩次查驗才能通關,在新模式下只需一次排隊即可完成查驗。

橫琴口岸建設期的不停關周轉也創造了口岸設計新模式。橫琴口岸建設須經歷3次周轉才能將原有過渡期橫琴口岸、澳門蓮花口岸的全部功能搬遷至新口岸,周轉期間新老口岸不但用地重疊,交通流線交錯,而且還要經歷兩次重大的查驗模式改革,每一次周轉都是一次全新的口岸設計。全面建成后的橫琴口岸將滿足每日22萬人、8000輛客貨車輛的通關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方案在有限的用地內總建設規模達到131萬平方米,實現了口岸用地的集約化以及土地價值的大提升。口岸區域多地塊聯通的地下空間開發設計、多層面立體化的交通設計、出入境大廳分層設計、雙層立體查驗場設計等一系列開創性的設計,保證了在緊湊用地條件下復雜功能的實現。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