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工匠回顧】走進車工技師耿家盛
2018年11月05日 10:02機床商務網點擊:6076
在我們身邊,有一群技藝的勞動者。他們崗位平凡,卻耐得住寂寞,以嚴謹專注,追逐的工作態度攻堅克難。他們身懷絕技,卻也經得起誘惑,堅守著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今天的機床工匠回顧就讓我們走進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一起去了解一下云南省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獲得者,技師耿家盛。

耿家盛出生于一個父、母、兄都是車工的一線技術工人家庭,全家六口人,有五口從事過車床操作工作。耿家盛技校畢業后,初是做產品表面處理(油漆)工作,之后調入昆明重機廠從事車工工作。眾所周知,車刀是車床加工的核心部分。不同的零件,因為材料性質不同,就需要在加工中配備適合的刀具。耿家盛的工作內容就是根據加工需要在砂輪上磨出適合的刀具,再用打磨出來的刀具切削零件,達到需要的尺寸和精度。
打磨刀具、切削加工,這個工作概括起來簡單,但沒有技術卻真真做不來。首先,加工用的刀具是非常鋒利的,耿家盛需要將刀具誤差控制在兩絲之內,大約就是一根頭發絲那么粗。其次,刀具還要針對不同材料進行調整,以達到理想的加工效果。后的零件加工過程同樣不能放松,否則操作失誤,就會前功盡棄。三個步驟每一步都做好,才能加工出令人滿意的零件。

為了把工作做到好,耿家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別人眼里的難活、累活,都是他主要研究的對象。憑著一股子沖勁兒,耿家盛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為廠里帶來了經濟效益。別的不說,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產品拉絲機的研發背后,就離不開耿家盛的辛勤付出。
當時,耿家盛所在的廠里要生產一種機械設備——拉絲機。這種拉絲機核心的部分卷筒采用的是高硬材料。如果刀具不夠鋒利,造成卷筒表面不規則的誤差過大,機器拉出的鋼絲就會粗細不均,不符合要求。面對這個技術難題,耿家盛把自己關在廠房里,反復琢磨,硬是一點點的磨制出一把車刀,能把卷筒轉動時的跳動范圍從0.1mm縮短到0.5mm之內。這樣的改進使得廠里的拉絲機一躍成為拳頭產品,受到海內外客戶的喜愛。
耿家盛的好手藝吸引了許多企業、技校想高薪聘請他,但耿家盛卻選擇了堅守。他不僅成立了昆明重工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還每月開展一次傳絕技交流活動,親自傳授多年積累的精細加工經驗和技藝,幫助工友共同進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耿家盛的真實寫照。當大家都稱呼他是大工匠時,他表示:“工匠精神實際上就是一種精細精神,就是立足崗位,在細節方面精雕細刻,把自己的技術、技能發揮到。”
(本文內容由CCTV13《新聞聯播》——勞動者之歌欄目視頻整理而成)
下一篇:方文墨:大國工匠 為國鑄劍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1z8x.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