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鋼鋁拖鏈使用量迅猛增加
閱讀:515 發布時間:2012-4-62010年上半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總體表現為強勢回升,成為帶動全國工業穩步回升的引擎,二季度,機械工業國有企業的生產景氣度顯著提升,汽車,工程機械和機床等帶動機械工業整體增長,預計三季度,隨著宏觀控制政策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落實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機械工業將真正體會到從重視“量變”到重視“質變”的壓力。
增長勢頭逐步放緩:“二季度中經裝備制造業景氣指數回到100點以上,接近2008/年初的水平,說明裝備制造業已經回升到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平,*機械工業信息中心處長白涌如對記者表示,二季度,機械工業國有企業的生產景氣度顯著提升,汽車、工程機械和機床等行業帶動機械工業整體增長,據中經裝備制造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發電設備中水輪機組,電站汽輪和燃氣輪機產量下滑,風電機組也從年初的高增長有所回落;受到國內冶金行業抑制新增產能影響,重型設備中金屬冶煉設備同比增長回落;農業機械產品zui近幾個月的增長也明顯減緩。
白涌如表示,在維持回升的基礎上,裝備工業增長勢頭正在逐步回落。1—5月的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5.8個百分點;與今年年初相比,高出1.6個百分點,與1—2月相比回落3.7個百分點,增勢回落比較明顯。今后一段時間,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內房地產等宏觀調控政策以及收縮下游行業過剩產能的產業政策的陸續深入,行業總體狀況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
政策市場回暖:“盡管受到房地產調控等政策措施影響,國內投資規模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城鎮化步伐在逐步加快,以增加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擴內需扶持政策還在發揮積極作用,這些積極因素為機械產品創造了市場空間。”白涌如表示。
從城鎮化角度看,當前我國城鎮化率還不到50%,接近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78%的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城鎮化還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有數據估算認為,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元。
從擴消費角度看,汽車和家電以及農機是相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今年以來,我國在繼續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以及對1.6升及以下乘用車實施購置稅優惠基礎上,又提出了對節能汽車的補貼政策,對汽車銷售促動較大。根據*公布的數字,今年上半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達到678億元,已經超過2009年全年的647億元。對農機來說,購置補貼成為農機銷售的重要驅動力。據*農機化管理司統計,上半年,享受補貼的耕整地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動力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排灌機械等12大類45個小類共180個品目,共為農機行業帶來319.36億元的產品銷售。
這些投資需求也帶動了上游的機床、通用零部件、重型加工設備以及通用設備的需求持續增長。因此,裝備工業的內需市場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結構調整有待深化:“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提供者,也是人民生活所需的各類機械產品的制造者,必須有超前意識的把握住下游領域的產業變化和需求趨勢,不斷深化結構調整。”白涌如表示。
首先,從傳統產業的升級需要出發,機械企業既要做好產品結構調整,開發新的用戶領域,又要做好產品技術升級,順應用戶行業的產業升級改造。其次,要積極關注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歷史機遇,加大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加大對節能減排新產品的研發,為重點支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物聯網與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提供高科技裝備。第三是要加大對進口替代產品的研發力度。除了汽車及相關產品大量進口外,我國還大量進口的有數控機床、自控儀表、液壓元件、氣體壓縮機以及挖掘機、軸承、塑料機械、食品和包裝設備、礦山采掘設備等。因此,自主創新、替代進口是國內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也是國內企業謀求發展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