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滾齒機是如何調試運作的
閱讀:1079 發布時間:2021-12-3滾齒機是我國使用為廣泛的一種,具有設計結構合理、加工范圍廣泛、操作方便等優點。能加工直齒和斜齒圓術齒輪、蝸輪、鏈輪及短花鍵軸,本機床適合于單件生產和成批生產,加工各種圓柱形正齒輪、螺旋齒輪和窩輪。如備有數個以上同型機床時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分出數量機床專為精削之用,以保證機床的加工精良。
1.調試前注意檢查與加工有關的部位:如刀桿,刀具凸臺,芯軸,工裝的定位端面跳動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工件的配合間隙是否合理。具體要求: 1) 夾具端面跳動0.006~0.013之間(根據端面大?。? 2) 心軸徑向跳動小于0.01,上下頂面跳動小于0.01; 3) 滾刀刀桿端面和徑向跳動小于0.01,滾刀軸臺徑向跳動小于0.01;
2.刀架與刀軸交角是否安加工產品需要±λ角到位(同向相減,異向相加,如右旋工件右旋刀具角度相減,否則相加)。
3.按產品參數計算好分齒掛輪,差動掛輪和走刀掛輪并正確裝好鎖緊。
4.開機前再次檢查好滾刀,工件是否壓緊鎖好,滾刀是否處于安全位置。
5.開機后注意將滾刀軸向(上下)初始進刀(安全)位置擋塊鎖緊。
6.手動徑向進刀,待滾刀接觸到工件外徑時(允許吃刀0.1以便于觀察),此時位置為有效進刀位置起點,在此基礎上按以下公式進行初次進刀試切:當α=(17.5 º ~22.5º)時進刀量為:L=Mn×2,待一個加工行程完成后,測量齒厚(公法線),與要求差的差值ΔSn×1.5為加工進刀量,直至加工到合格齒厚,這時刀具位置為最后的加工位置。鏈輪的進刀量按齒全深減1mm直接進刀試切,待加工位置能進行齒根檢測時,進行檢測后再進刀檢測直至最后確定尺寸。
7.固定好刀架加工行程擋塊(行程開關)位置上,進行循環加工。
8.滾刀的使用:滾刀邊齒齒形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加工時不允許使用的,剛開始加工時,滾刀應從除開邊齒的個齒開始,逐漸往另一端移動,直至到另一個邊齒前。產品齒面出現啃刀,拉傷時這時就應該及時移刀,以免造成嚴重批量不合格產品。
9.加工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機器的運轉狀況,并對產品進行及時檢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本機床具有足夠的剛度,在滾切齒輪時,可以一次加工至所需的齒深,也可分幾次切削(分層切削),在分層切削時必須依照一定的規則變更其每次的切削用量,如選用適當的切削速度、進給量及合理的精切深度,并準確地安裝好工件,本機床可切削出七級精度齒輪。
由于本機床上具有液壓平衡裝置來平衡刀架的切削抗力,因此,本機床可作順銑加工,以提高機床生產效率。在機床上裝有刀架快速移動裝置及在切削終止時自動停止運轉機構,故本機床不僅廣泛適用于齒輪加工,且操作方便,同時渴進行多機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