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機床產業機遇及競爭
閱讀:1047 發布時間:2013-8-9中國沈陽、北一、大連等大型機床集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進入世界舞臺。它們并購了若干世界著名的機床企業,如 Schiess、Waldrich-Coburg、Zimmermann等,并搬離市區在郊區新建廠房,擴大生產基地,建立了世界*的現代化的機床制造企業。這些大型機床企業在完成搬遷和技術改造后,大力開展產品更新換代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10年推出稱為“新五代”的新產品。為了探索新形勢下產學研模式,沈陽機床集團牽頭組成“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有9家企業、6家大學和1家研究所參加。
處在機床產業這個黃金發展期,民營企業毫不示弱,積極參與,強勢出擊,有的還兼并了大型國有企業。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不斷升級,數控機床市場容量急速增加。山崎馬扎克公司大連投資建廠,是擴大中國市場的重大舉措。大連新工廠將與寧夏小巨人采用MAZAK的生產設備、技術和管理體系,豐富中國制造產品的機型種類,形成優勢互補。
隨著機床工業的日益化、信息化及產品零部件外源化(out-sourcing)的發展趨勢日益強盛。外資獨資企業不僅在國內生產*的機床產品,而且帶來了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模式,形成了國企、民營和外資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競爭共贏局面。
目前,汽車工業是機床工業的重要用戶行業,即50%以上的機床銷往與汽車制造有關的企業。因此,汽車工業的需求變化,對機床工業未來發展的作用十分重要。機床供應商的當務之急是滿足制造業的需求,尤其是汽車工業的需求。據羅百輝預測,今后10年,世界大的10家公司的機床銷售量,將占到世界機床市場的30%;20家大的機床企業的機床銷售量,將達到世界機床市場的45%。而在上一個10年中,這一數字只有14%。在此市場環境下,機床供應商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能提供單用途工程技術和現場支持,了解當地文化情況和技術要求,具備制造本地化和外購件化的能力。化又直接涉及零部件外源化的趨勢。另外,在信息化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會對機床工業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