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機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的發展歷程
閱讀:213 發布時間:2016-6-24當歷史的腳步邁入21世紀的上半葉的時候,人類社會生產的模式和生活消費的方式仿佛又走到了即將躍遷的門檻前,人們懷著*地憧憬描繪著即將到來的景象:工廠里,人們只需坐在辦公室的顯示屏前,指揮和監控著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進行著繁重、復雜、枯燥的生產勞動,甚至生產什么、怎么生產都無需我們思考;家庭中,人們只需輕輕發出語音指令,機器人就能把需要的產品送到門前,就會把想喝的飲品倒好拿到手邊,就會做好飯,洗好衣服,甚至給小孩子上課,為老年人服務……。這一切已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水中望月。它正在或逐步成為現實,它就是本次新松的展出主題:“智能制造、智慧生活“。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研究機械制造理論、制造技術、自動化制造系統和*制造模式的學科。其智能制造主要主要包括電力及其控制系統、繼電控制及控制元件、可編程序控制技術、機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制造系統、控制系統工程設計等。如何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智能設備構建一個無人化工廠,也就是經常說的工業“機器換人”的問題。
194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與克羅斯公司共同研制出一條自動生產線。在生產線上的金屬材料或半成品自動按順序地移動,并連續不斷地被加工。它可以節省勞動力,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率,取得了迅速發展。50年代中期,這種單一品種、大批量生產的自動化生產線的發展達到了高峰。70年代以來除了用自動機床和組合機床構成自動生產線外,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電鍍、噴漆和裝配等過程也開始實現自動化。
近些年來,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的推動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快速,機加工自動化生產線被廣大企業開始熟知并應用。機械制造自動化的范圍越來越廣,包括產品設計自動化、加工過程自動化、物料存儲和輸送自動化、產品檢驗自動化、裝配自動化以及生產管理自動化等。其應用大大減少了設備臺數和占地面積,減少了工件周轉時間和裝夾次數,有利于工藝管理,同時也提高了生產率和加工精度,方便企業管理,解決招工難的、成本高等制造業難題。因此機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的發展是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博立斯是一家集機加工自動化設備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型企業。公司歷經11年發展歷程,其在數控車床自動化、沖壓自動化、裝配自動化、搬運碼垛自動化及檢測自動化等項目具備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目前已成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完整供應商和服務商,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
該學科融合了各相關學科的發展,使制造技術、制造系統和制造模式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目標很明確,就是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系列*的制造技術,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FMC(柔性制造系統)等等,zui終形成大規模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使傳統的機械加工得到質的飛躍。具體在工業中的應用包括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