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WSZ-AO-3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設計
閱讀:200 發布時間:2020-7-10WSZ-AO-3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設計
您不用擔心買了設備沒有好的工程師,小宇環保有高職稱的工程設計師,實地考察設計專屬設備;
您也不用擔心產品沒有好的售后服務,小宇環保一對服務,定期回訪;
您更不需要擔心污水處理設備的質量,小宇環保可以接受驗收合格后打款;
您考慮的我們提前為您考慮,您只管買,剩下的我們全部負責!本產品由Yang2020.07.10發布
厭氧污泥活性
厭氧污泥活性是厭氧顆粒污泥為重要的一個指標,用厭氧污泥產甲烷活性表示,活性良好的厭氧污泥負荷可以達到0.3~0.5 KgCOD CH4 /(KgVSS.d)。
厭氧活性測試:首先是將乙酸、丙酸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成底物,再添加含N、Co、Mn、B……的營養母液以維持厭氧污泥活性,再投加一定量的厭氧顆粒污泥樣品后,模擬整個厭氧反應過程3~5個次,然后根據COD的去除率,產氣速率得出污泥的產甲烷活性。
由于該測試比較復雜,試驗精度要求高,國內僅有個別幾家環保公司真正具有測試能力。
其他注意事項
判斷厭氧污泥的活性時,一定要重視污泥活性測試。因為一些已經酸化的厭氧顆粒污泥的外觀、沉降性能、VSS/TSS等指標都不錯,但由于內部的產甲烷菌死亡,已經沒有厭氧處理能力了。
由于鈣化污泥密度大,容易沉積在厭氧反應器的底部。在顆粒污泥裝車時,首先要排放掉厭氧反應器底部鈣化的厭氧污泥,然后再裝車,以保證污泥的品質。
在完成厭氧污泥裝車后,可采用靜置、攪拌、晃動的方法,盡量排凈污泥上層的污水,以保證足夠的污泥濃度。
技術方案:
通過將均質、混凝、水解酸化與接觸氧化處理相結合,首先利用調節池使水池均質化,再在加藥反應池中通過投加藥劑使得SS、COD反應等形成礬花顆粒物,并通過重力沉降于池底,接著通過水解酸化池分解,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后通過接觸氧化池中多種細菌的作用分解為水、二氧化碳等。接觸氧化池內填料比表面積大,充氧條件好,接觸氧化池具有高的容積負荷,池內生物固體量多,具有較強的水質適應能力,適用性強,處理后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
操作步驟:
S1:沉淀,將生活污水以5m3/h的流量從污水進口注入沉淀池內,經重力沉降和過濾格柵的過濾作用,除去生活污水中的固體和大顆粒沉淀物,經排污槽收集后,通過螺旋葉片將沉淀物排入集污池集中;
S2:曝氣除雜,生活污水通過第三隔板底部的通道后進入曝氣池中,在鼓風機的作用下,利用曝氣板向曝氣池內的污水進行曝氣處理,氣體鼓入速率為3-5m3/min,利用氣泡將污水中的懸浮細顆粒雜質吸附集中,并漂浮在污水表面形成浮沫,再通過吸污罩將浮沫吸除;
S3:過濾,污水通過第二隔板頂部的通道進入過濾池,依次經過PP過濾棉塊和活性炭填充層進行過濾,除去細小雜質和色素、異味等,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S4:紫外殺菌,啟動控制開關,利用紫外殺菌燈對進入殺菌池內的污水進行照射,對污水中的細菌、病菌等微生物進行殺滅;
S5:排出,經過紫外殺菌燈殺菌后的污水經清水出口流出。
污泥馴化
污泥馴化應遵循的原則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精心控制的。
污泥馴化的方法與技巧如果培養期間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這個時候逐步降低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進水量,每次增加的進水量為設計進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應穩定2~3個周期或2天左右,發現系統內或出水指標上升應繼續維持本次進水量,直至出水指標穩定,如出水指標一直上升,應暫停進水,待指標恢復正常后,進水量應稍微減少,或略大于上周期進水量。
馴化條件具備后,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采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以此類推,終達到系統設計符合。活性污泥馴化時,也可采用體積負荷法來進行馴化,可根據化驗數據、進水指標、系統指標、構筑物體積推算出單位時間的系統污泥負荷,根據體積負荷來確定下個周期的進水量。
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天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于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