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農村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217 發布時間:2020-7-10農村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小宇環保公司專ye生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氣浮機、加藥裝置、絮凝沉淀設備、UASB厭氧設備、機械格柵、一體化泵站等。
承接各種污水工程:生活污水處理、醫療污水處理、屠宰污水處理、養殖污水處理、餐飲污水處理、洗滌污水處理、噴漆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本產品由Yang2020.07.10發布
活性污泥啟動
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在低于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為10﹪(濃縮污泥,干污泥為8%),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
厭氧+好氧法+膜法
厭氧處理法以厭氧反應器的應用為廣泛,目前實際用于生產的主要有普通厭氧反應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厭氧固定床反應器(厭氧濾池AF)、厭氧旋轉接觸反應器以及上述反應器的組合型如厭氧復合反應器(UBF)等;
好氧處理法主要有A/O-TMBR生化反應池法、A/O法,TMBR法、生物膜法等,對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目前常用的好氧法主要為具有延時曝氣功能的A/O-TMBR生化反應池與TMBR法。
膜法,特別是納濾(NF),過濾孔徑在1μm,可以去除水中粒徑較小的雜質,且運行壓力較低。因此,將把它作為終端工藝應用在滲濾液處理工程中,和反滲透膜(RO)結合使用,可以確保滲濾液處理系統終出水指標達到循環水系統補充水使用要求。
該工藝在充分利用生化處理能夠比較*的降解有機物的特點,可以大限度的降解污染物,使其減量化,特別是厭氧反應產生的生物氣體是一種比較環保的能源,這樣就是污染物資源化。同時,利用膜法這種處理精度高的物化處理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證出水的水質,特別是對于垃圾滲濾液這種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廢水。
化學處理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常用的有化學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包括電解)法等。
化學法可使用-聚合氯化鋁絮凝劑,作為一種無機高分子絮凝劑,通過壓縮雙電層,吸附中和,吸附架橋,沉淀網補等機理作用,使水中細微懸浮粒子和膠體脫穩,聚集,絮凝,混凝,沉淀,達到凈化處理效果,由于其pH值寬,適應性好,在工業廢水處理上的應用也就非常的廣泛。
工藝對比
1 活性炭吸附工藝
活性炭是一種來源非常廣泛的材料,其特點是多孔吸附,孔的面表面積非常大,一般的面表面積可達500-1700m2/g。在廢水的處理過程中中,通常來說,面便面積越大,吸附能力越強,而且,活性炭可以重復使用,并且易于操作。它廣泛用于*的廢水處理過程。
2 樹脂吸附工藝
樹脂吸附過程類似于活性炭吸附過程,不同之處在于樹脂具有高吸附容量,耐酸堿腐蝕性和選擇性的特性。在實際項目中,由于廢水成分的多樣性,樹脂的選擇和適應性非常高,樹脂回收廢液的再循環困難,樹脂吸附過程不多。
3 膜分離工藝
膜分離過程是通過使用半透膜選擇性地分離液體中的組分的技術。該工藝簡單,分離效率高,被廣泛應用于純水和廢水的處理。膜分離工藝操作簡單,控制方便,維護方便,但投資和運行成本略高。根據廢水的水質特征和水質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膜分離過程為后續的*處理工藝。
厭氧池污泥的培養馴化
(1)、將EMO高效菌種用污水稀釋搗碎,慮出其中中的雜質,將厭氧池中的污水提升到正常水位的1/2水位處,將池中的污水厭氧1—2天(配合后面好氧段的污泥培養);
(2)、開始采用間歇進水,污泥負荷率控制在0.05~0.2kgCOD/(kgVSS.d)。
(3)、當污泥逐漸適應廢水性質后,污泥逐漸就具有了去除有機物的能力。當COD去除率達到30%以上后,可以逐步提高進水容積負荷率,每次提高容積負荷率的幅度以0.5kgCOD/(m3.d)左右為宜,此時可以由間歇進水過渡到連續進水,但應控制進水濃度和進水量,保持穩定的增長。
(4)、隨著負荷的提高,反應器內的污泥逐漸由松散狀態變成沉淀性能較好的絮體,污泥的產甲烷活性也相應提高。
(5)、在調試過程中要保證系統的負荷以20%~30%的增長速率穩定增長,每次調整負荷應保證去除率達到30%后穩定3~4d,然后再提高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