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萊蕪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190 發布時間:2019-7-22萊蕪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小宇環保生產安裝設備更專業!!本地售前售后服務更放心!
要找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就選小宇環保!
本產品由Mxy2019.7.22發布
污水站平面及高程布置
1、污水站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原則
該污水處理站為新建工程,總平面布置包括:污水與污泥處理、工藝構筑物及設施的總平面布置,各種管線、管道及渠道的平面布置,各種輔助建筑物與設施的平面布置,總平面布置時應遵從以下幾條原則。
1.處理構筑物與設施的布置應順應流程,集中緊湊以便節約用地和運行管理。
2.工藝構筑物與不同功能的輔助建筑物應按功能的差異分別相對獨立布置并協調好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如地形,污水出口方向、風向)。
3.構建之間的間距應滿足交通,管道(渠)敷設,施工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管道(線)平面布置應與其高程布置相協調,應順應污水處理站各種介質輸送的要求,盡量避免多次提升和迂回曲折,便于節能降耗和運行維護。
5.協調好輔建筑物、道路、綠化與處理構建筑物的關系,做到方便生產運行保證安全暢通美化環境。
2、污水站高程布置 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使維護管理,污水在處理構筑物之間的流動以按重力流考慮為宜,高程布置的主要特點是先確定構筑物的地面標高,然后根據水頭損失,通過水力計算,遞推出前后構筑物的各項控制標高。
水頭損失包括:
1.污水流經各處理構筑物的水頭損失。
2.污水流經連續前后兩處理構筑物管路(包括配水設備)的水頭損失。
3.污水流經設備的水頭損失。
在對污水站污水處理流程布置時,應考慮下列事項:
1.選擇一條距離長,水頭損失大的流程進行水力計算,并適當留有余地,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理系統都能夠正常運行。
2.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應以近期大流量(或泵的大出水量)作為構筑物和管道的設計流量。
3.設置終點泵站的污水處理站,水力計算常以接納處理后污水水體的高水位作為起點,逆污水處理流程向上倒推計算,以使處理后污水在洪水季節也能自流排出,而泵需要的揚程則較小,運行費用也較低。但同時應考慮到構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過大,以免土建投資過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難。還應考慮到因維修等原因需將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4.在作高程布置時還應注意污水流程和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AO級生物處理池
A 級生物處理池(缺氧池)
設置目的: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 生物將進一步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提高污水生化性能,以利于后道生物拉觸氧化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 O 級池回流混合液的硝態氮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進行反硝化去除硝態氮,同時去除部分有機物。
設計特點:設計有效停留時間 2.5-3.0 小時,內置生物彈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 能,同時可調節成為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時間,提高處理效率。該池設計為埋地式鋼制結構的箱體。
O 級生物處理池(復合接觸氧化池)
設置目的: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 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 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設計特點: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等部分組成。該池以生物膜法為 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復合接觸氧化法(同時回流部分污泥)特點。
池中填料采用立體網裝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不 結團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擴散,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增加了氧利用率,填料成籠式安裝,拆卸、檢修方便。
在復合生化反應池內同時存在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池中微生物濃 度,提高對污染 的去除能力,在曝氣池中加入生物膜載體,為世代長的硝化菌提供了良好的附著場所和生存條件,因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硝化,同時生物膜由外到內依次形成了好氧—缺氧——厭氧的生物環境,為同時硝化與反硝化提供了條件,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能夠脫氮除磷。微生物附著在纖微載體填料上并在曝氣池內一定空間內擺動,曝氣氣泡的沖刷剪切作用促進生物膜的更新換代,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活性,隨著固著生物膜微生物的增加能夠減少系統對二沉降池的依賴,進而提高生物反應器的運行穩定性。同時在填料下部密集布置曝氣裝置,運行曝氣時能夠形成橫向旋流和縱向推流的復合水力流態,有效地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減少了短現象,強化了處理效果。
該池分二級,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施,使整體設計更趨合理化。
池中曝氣管路選用 ABS管,耐腐蝕。曝氣頭選用膜片式微孔曝氣頭,不堵塞,氧利用率高。
設計有效停留時間HRT=8.0小時,該池設計為埋地式鋼制結構的箱體。
格柵間
其主要由進水井、過水渠組成。主要設備包括格柵除污機、柵渣壓實機、柵渣輸送機及吊運設備。根據格柵底與地面高差、格柵的安裝位置,格柵間分為地面式和半地下式。因為地面式格柵間可將柵渣壓實機、柵渣輸送機安裝在地面上,運行和維護方便,減少工程投資和降低施工難度,所以在滿足格柵除污機機械強度、剛度及除污能力的條件下,應優先考慮采用。
格柵迎水面設檢修平臺
通常的設計在格柵的背水面設有清除柵渣的工作臺。實際運行中發現,迎水面無檢修平臺給格柵除污機的維修帶來很大的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格柵間迎水面增加檢修平臺,平臺宜高出正常水位0.5 m,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
過水渠增設排風設施
格柵間過水渠道是有毒有害氣體產生和聚集的主要場所,極易發生中毒事故。為消除事故隱患,在格柵間內應增設機械排風系統,取風口設在過水渠道內。在檢修前先打開排風機,排除有毒有害氣體。
屋頂設天窗降低格柵間高度
格柵間內安裝起吊設備,用于柵渣起吊外運和格柵起吊檢修。由于格柵較高,所需起吊高度較大,增加了格柵間的高度,土建造價高。設計時考慮廠房高度可僅滿足柵渣外運的要求,對于格柵檢修,可在屋頂設置天窗,天窗的尺寸滿足格柵長、寬要求,適當地降低格柵間高度。
進水渠格柵預留槽與格柵尺寸相吻合
目前國內一些廠家生產的格柵尺寸小于進水渠的格柵預留尺寸,污水中的部分柵渣會從縫隙之間繞過,影響了除渣效果。設計時將二者間隙控制在2cm以內,保證除渣效果。
減少柵渣壓實設備
根據國內的污水水質,柵條間隙>25 mm粗格柵清除的柵渣,多數為塑料薄膜等大塊雜質,不經壓實可收集外運,在格柵間內不需要安裝柵渣壓實機,但應在柵渣收集箱周圍做排水坑和沖洗設施。
備用格柵的選用
格柵間設置格柵不宜少于2臺。如果格柵底與地面高差小于2.5 m,應選人工清除格柵備用;格柵底與地面高差較大時,人工清除柵渣非常困難,備用格柵也應選用機械格柵。格柵之間應保持1.0~1.5 m的凈距,保證格柵除污機安裝和維修。
細格柵推薦采用階梯式格柵
階梯式格柵除污機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新型格柵除污設備,其運作特點是沒有耙斗,使用成排的階梯式柵條,靠隔排柵條固定,隔排柵條可移動,運行時柵條向上旋轉,將截留的柵渣輸送至上一個階梯,一級一級到達頂部的卸料口。階梯式格柵是一種自清式棒式細格柵,具有去除污物效率高、耐磨損、體積小、結構靈巧和可提升出水面維修等優點。常見的其他類型細格柵清污機安裝就位后,地面以上部分一般有2 m高度,而階梯式細格柵只需約0.6 m,所需凈空較低,可降低廠房高度。
配電及設備控制
設計原則
為確保安全,本設計為三相五線制線路(采用TN-S系統),電源進線側接零線N與接地線PE相連。所有水處理系統的設備金屬外殼均與PE線相連。
為使污水設備調試后正常運行,確保出水水質,本系統的低壓供電系統采用雙進線,即設置一路備用電源,采用人工切換。
控制方式
根據工藝要求,對水泵、鼓風機等系統中的主要環節進行集中控制,有關水池采用液位開關計傳遞訊號,以達到自動控制目的。
所有加藥設備配套加藥量控制設備,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加藥量。
一旦自動控制失靈或變更使用工藝所需時,本系統可進行手動控制,以信號燈觀察運行正常與否。
為了減少操作的勞動強度,并實行操作自動化、機械化,要求水泵、鼓風機能定時自動切換;當其中一臺發生故障時,能進行聲、光報警,并自動切換至另一臺工作。當水池內水位達到低水位以下時,水泵會自動停止工作。
1)根據監測儀表傳遞的信號,自動控制相應設備的動作。
2)備用設備之間可定時自動切換。
3)對于間歇運行的設備,通過繼電器控制定時運行。
4)相關設備實現聯動功能。
配電管線
動力線管采用厚壁焊接鋼管。管子聯接必須焊跨接,良好接地。所有配出線用BV塑銅線。
工藝原理
在一種流體相內或兩種流體相之間,有一薄層凝聚相物質將流體相分隔成兩部分。該薄層物質就是所謂的“薄膜”,簡稱“膜”。當一定的推動力作用于膜兩側時,膜能按照物質物理化學性質使物質進行分離。
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膜技術和污水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產生的廢水處理新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置于MBR池內的平板膜組件取代了傳統的沉淀池,達到泥水分離的效果。此外,膜組件不僅能夠地進行固液分離,而且出水性質不再依賴于活性污泥的沉降特性,克服了常規活性污泥法中容易發生污泥膨脹的弊端,系統的操作比常規污水處理工藝大為簡化。出水水質明顯優于傳統工藝,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以直接排放或進行回用。
2、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
3、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的截留和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也可增加一些難降解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效地將分解難降解有機物的微生物滯留在反應器內,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提高。
4、膜-生物反應器一般都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5、采用化學加藥除磷方式,針對除磷問題,將化學除磷和膜分離原理進行優化組合,強化了除磷效果,減少了化學藥劑投加量,有效克服了吸附法和化學法的缺點,減少了排泥量。
6、易實現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