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10t/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位
閱讀:74 發布時間:2019-9-710t/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位
小宇環保擁有一批高素質、高科技的開發設計人才和一支經驗豐富、技術的生產、安裝、施工隊伍。設備采用集中控制、自動化運行,易于管理維修,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價格公正,服務周到。
水力自旋傳質填料生物膜反應器
2.1 常規填料的主要缺陷:
填料是生物反應器的關鍵部位,但目前應用中的填料所起的作用卻較為單一,只是作為生物的載體,提供反應場所,并為生物反應器提供較高的微生物量,卻不能為生物反應創造良好的傳質擴散條件。由于結構形式不合理,現有的生物反應填料為混合液提供的流道無規律可循,對生物反應過程中流體的流態控制不符合多相流體力學的物系傳質機理,使得多相物系之間,即生物細胞與有機底物之間的傳質擴散效率不高,從而導致生物底物利用率低、生物反應時間長、能耗大、效率低等現象的出現。
SCMT(self-circle-mass-transfer)型自旋傳質生物載體填料便是針對上述情況開發出一種在形狀、結構等方面能夠創造和滿足反應器內理想傳質條件的填料。
2.2 SCMT的特點及優勢:
(1)SCMT型自旋傳質填料與常規聚丙烯階梯環填料相比,具有相近的技術參數,但卻能夠在保持出水水質的前提下,有效地減少反應時間和降低能耗,通過對對比試驗數據的分析認為,其原因在于SCMT型自旋傳質填料能夠在反應器內創造更為理想的傳質條件,提高傳質速率,從而減少反應時間,并降低能耗。
(2)SCMT型自旋傳質填料在氣流作用下的無規則旋轉,提高了整個反應器內的水流、氣流的紊流程度。SCMT型自旋傳質填料可將水中的氣泡剪切成更加微小的氣泡,增大了傳質接觸表面,使物相接觸表面不斷更新,并減小傳質接觸表面的氣膜、液膜厚度,從而提高了傳質速度。
(3)使用SCMT型自旋傳質填料生物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可以在停留時間為1h,氣水比為4:1的情況下,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規定的二級標準。
3、活性污泥一生物膜一體化反應器:
活性污泥一生物膜復合一體化反應器的設計是基于傳統的A/O工藝。反應器為同心圓結構,由內到外依次分為厭氧區、曝氣區和沉淀區,其結構及水力運作形式如圖3所示。
該反應器的主要特點是:
(1)反應區和沉淀區在立體空間上的巧妙結合實現了結構的一體化。結構一體化是針對傳統污水處理方法通常是由多個單元操作組成的復雜工藝程的弊端而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各處理單元分設,必然增加基建投資、污水污泥回流管路設備投資以及占地面積,而結構一體化裝置具有工藝簡捷、結構緊湊、占地少、管理簡便、投資省等優點。
(2)反應器厭氧區采用活性污泥法,曝氣區內安裝填料,將活性污泥工藝和生物膜工藝有機地融合在同一反應器內來穩定和強化處理效果,實現了兩種常規生物處理工藝的一體化。厭氧區采用活性污泥法,便于對泥齡進行控制,有利于除磷菌的生長繁殖。
(3)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合并為一個系統,節省了一套回流設施,可降低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同時參與回流的污泥均經歷了完整的厭氧、好氧過程,具有一種"群體效應",有利于生物除磷。
人工濕地設計經驗介紹
1.上下流效果。
2.配水問題,潛流方便;如果是垂直流,好能用水泵控制,其中潛污泵流量太大,如果水質好,可以用清水泵,清水泵流量較少,有2~3m3/h的清水泵,如果水量還是覺得大,可以用一部分回流的辦法,就是出水管接一個三通和閥門,讓一部分水回流到進水池的地方,然后在出水管接蓬頭或著其它。
3.如果是潛流濕地,要考慮砌隔墻,使流態接近理想推流。
4.通風問題。通風可以通過排氣扇或者通風管道實現。池體可以用通氣管的方法,調節池、水解酸化池是為了把沼氣散發出去,中水池等封閉池體而且需要抽水的是為了維持內外壓平衡,如果是設備房需要設排氣扇。
5.中水回用,即使是綠化也需要加藥消毒。
6.回流,各個構筑物能設回流管回流到調節池或者格柵或者某個池體,以免檢修時能排空池體中的水。
7.調節池的水在正常情況下有管把水排進下面的水池,如果下一個水池檢修,那么再設一個備用池。
8.個人認為濕地設計運行關鍵因素有三,一為預處理方式,二為濾料及床層設計,三為布水。
9.流量小,面積大,可以采用復合流;也可以將濕地分幾組,采用間歇進水。
10污水管沒有90度彎頭,用45度斜管接,污水里面雜質多,是為了讓污水排的更流暢。
11.水量太少,考慮用sbr處理,sbr是間歇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