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上銀助傳產打造*工廠帶動13億外圍投資
閱讀:87 發布時間:2022-6-14上銀助傳產打造*工廠 帶動13億外圍投資
發表日期:2021-3-3 已經有34位讀者讀過此文
為驅動中國臺灣3K產業升級轉型,建立傳統金屬加工產業智慧制造的*,由傳動元件大場上銀科技扮演系統整合角色推動的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計劃,協助國內四家水五金 / 手工具業者建置彈性智慧生產線,同時從「經營文化」與「人才培養」兩方面著手改善,這項計劃也成功帶動相關領域業者積極投資導入數位管理及建置機器人作業的智慧制造產線,投資金額超過13億元。
上銀科技扮演系統整合角色推動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計劃。李建梁
年輕人不愿做的 機器人來做
水五金 / 手工具制品加工屬于3K產業,因作業環境骯臟、工作辛苦,如今年輕人大多不愿意進入老舊的工廠從事重復性工作,造成嚴重缺工以及經驗傳承的斷層。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計劃自2018年展開,由上銀科技擔任負責系統整合,協助包括隴鈦、勝泰、伯鑫及銳泰等4家公司,以制造執行系統(MES)管控設備實時信息、生產數據、生產排程,并運用智慧機器人進行上下料、研磨拋光等作業,建置高彈性智慧生產線,成為水五金 / 手工具的智慧制造*工廠。
在水五金產業方面,上銀協助隴鈦、勝泰2家業者,透過MES將所有制程站的生產信息實時串聯,采用逆向掃描系統檢測鑄件,減少加工制程不良品,并應用機器人進行氣密試驗及拋光作業,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而在手工具產業方面,上銀則是協助銳泰、伯鑫2家業者,將年輕人不愿意做的上下料、夾治具更換及拋光作業,改由機器人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良率。其中銳泰在嘉義大埔美投資新臺幣8億元所建置的新廠,就有導入自動倉儲、無人搬運系統、40臺CNC加工機與120臺上銀機器手臂的彈性工作站,建置套筒智慧制造無人化工廠。
銳泰指出,該廠每天彈性生產50種、數量高達10萬個套筒,使2019年訂單提升28%,達新臺幣6億元,而銳泰在產線智慧化的同時也強調員工專業技能提升,強化人員在生產管理及機臺維運的能量。
制造業升級 經營文化、人才培養也不放過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表示,以往水五金與手工具產業大都是中小企業,但產品大部分外銷*國家,沒有內銷市場可以支撐,因此生存難度非常高,上銀也希望協助兩大產業,藉由導入智慧機械改變工作環境,促成產業升級轉型成為高值化產業,并可成為中國臺灣其他傳統制造業的學習*,讓更多的其他產業往高階制造中心邁進。
而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除了導入智慧機械,四家業者也同時從「經營文化」及「人才培養」兩方面著手,全面協助落實產業升級轉型。據悉,在計劃推動過程中,溝通與交流是相當重要的關鍵。不管是負責系統整合的上銀,或參與計劃廠商的主管干部之間也透過多次舉辦共識會議,確認達成各項階段性的升級目標及改變工作環境的決心,此外,上銀也表示計劃中也會透過辦理教育訓練,讓技術人員能夠認同智慧制造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從操作機械轉為管理機械,而非取代員工。
上銀藉由機器人及智慧化相關技術,協助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智慧制造升級轉型,使得4家傳產業者分別在生產周期、良率、交期均大幅提升與改善。這項計劃后續也藉由成果發表與觀摩活動在同業間復制擴散,更促成相關領域業者積極投資導入數位管理及建置機器人作業的智慧制造產線,投資金額據悉超過新臺幣13億元,帶動中國臺灣金屬加工產業在未來能夠改變生產型態與形象,也大幅提升中國臺灣金屬加工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