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UG/NX8.0 的五軸加工中心后處理
閱讀:200 發布時間:2020-8-101 引言
后置處理(Post Processing)是數控加工自動編程中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數控編程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作為CAD/CAM 系統與機械制造連接的紐帶,后置處理直接影響自動編程系統的使用效果和零件的加工質量、效率以及機床的可靠運行。配置和開發有效的后置處理程序對解決從設計到制造過程存在的瓶頸、提高編程效率和加工的可靠性有著重要意義。實踐表明,直接利用UG 等通用后置處理器生成的加工程序需要做大量的后期整合修改,影響程序的生成效率,而且程序的可靠性不高。為提高自動編程效率,充分發揮五軸數控機床的優勢,本文在UG/PostBuild 通 用 后 置 處 理 器 的 基 礎 上 ,針 對 配 置Heidenhain i TNC 530 HSCI 數控系統的HSM-5XC5軸加工中心開發了后置處理程序,并通過零件加工驗證了該后置處理的正確性
2 Heidenhain iTNC530 控制系統簡介
Heidenhain iTNC530 控制系統采用新型微型處理器結構,計算能力非常強大。具有良好的伺服控制和高速控制能力,能夠實現快速計算及各個回路的及時通訊。針對復雜的曲面加工,能夠實現高速度、高精度和高表面質量的加工,iTNC530 可實現主軸高速控制,目前海德漢提供的主軸轉速可達 14,000 轉/min。
對于帶有擺頭和旋轉工作臺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iTNC530 提供了相當多的功能,諸如刀具中心點管理控制(TCPM)、刀具補償功能、支持傾斜面以及圓柱表面加工功能。海德漢開發的動態碰撞監控功 能對于比較復雜的機床,可在碰撞發生前預先檢測, 從而防止碰撞的發生。
海德漢控制系統從一開始就是面向車間發展起 來的數控系統,因而它具有*的對話式編程方式和 友好的人機界面。在編程過程中iTNC530 提供強大的圖形支持和圖形模擬功能,讓用戶在編程時得到系 統的充分支持,并在正式運行程序前進行模擬檢測。另外,iTNC530 也支持使用G 代碼的ISO 編程模式。
3 HSM-5XC 五軸加工中心主要參數
機床:HSM- 5XC,配置擺動主軸頭和旋轉工作臺。數控系統:Heidenhain i TNC 530 HSCI。工作行程:X 軸為1,000mm、Y 軸為600mm,Z 軸為600mm,B軸為-120°~+30°,C 軸為雙向360°,工作臺面尺寸為?600mm,主軸轉速為 14,000RPM,主軸大功率為39KW,刀庫容量32 把。
4 Heidenhain i TNC 530 數控系統輔助功能的應用
一個完整的數控加工程序由開始符、程序名、程序加工指令、結束符等組成。常用的指令有:G 功能(準備功能)、M 功能(輔助功能)、F 功能(進給功能)、S 功能(主軸旋轉功能)、T 功能(刀補功能)等指令。
G 功能(準備功能):使機床和數控系統之間建立起某種加工方式的指令,分為模態代碼和非模態代碼。
M 功能(輔助功能):控制機床及其輔助裝置的開、關功能的一種命令。如開、停冷卻泵;主軸正反轉、停轉;程序結束;刀具的更換等功能。
本文中 Heidenhain 五軸機床數控程序常用G 功能、M 功能的代碼及含義分別如表1、表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