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國內員工技能培訓綜述
閱讀:222 發布時間:2020-8-10 一線員工是企業生產經營的直接推動者,其技能水平高低影響企業的發展。技能 培訓是提升企業生產操作人員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是企業實現現有人力資源管理和 開發的有效手段。我國員工培訓起步較晚,與國外企業的員工培訓相比,還存在很大 的差距。隨著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與進步,企業已逐步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通 過企業培訓的形式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徑。
①明確人才理念與培養目標
企業重視技能培訓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企業深刻地認識到員工培訓工作的戰略 意義,并制定明確的員工培養目標,這是優秀企業的重要特征。上海寶鋼集團制定了 明確的員工培訓目標,并將對員工和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列入企業的發展戰略[44]。但 是有的企業對員工技能培訓的指導思想和觀念不正確,無法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謀劃 員工培訓工作,忽視了技能培訓的潛在價值,認為技能培訓工作是一種高成本低收益 工作,對培訓工作投入資金嚴重不足,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以實現扭虧為盈[45_52]。
員工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與學習態度,增強“主人翁”意識。把崗位技能培訓 與愛崗敬業的“主人翁”意識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53],并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在對一線員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的同時,傳遞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加強一線員工的 企業形勢任務宣傳,增強一線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實現個人與企業的共同 進步[54]。
②充分的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在培訓實施前,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戰略目標、崗位需 求、員工素質、業績狀況進行分析,以確定培訓目標。謝輝提出掌握員工技能培訓需 求可以為員工實現技能培訓目標提供依據[55]。馬士斌、黃永華提出員工的職業生涯規 劃可以作為員工培訓需求的主要內容之一[56]。國內大型企業以專業團隊形式實施培訓 需求分析,例如摩托羅拉(中國公司)由大學客戶代表部與各事業部的人力資源部門 一起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工作,以保證培訓需求分析地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57]。 沈元禮、蓋艷東認為制造型企業可以建立一線員工綜合職業能力的需求分析機制[58]。 員工技能培訓需求分析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培訓單位在制訂培訓計劃時,忽視 了對員工開展細致的培訓需求調研,有時根據組織者、個別培訓者的經驗和主觀判斷 來是否培訓、培訓什么內容,他們不清楚員工需要補充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59]。
③建立合理的培訓機制
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的重要內容,員工培訓應當在企業組織中占據一定的 位置,健全組織機構,落實人員配置和經費保障。章建新提出企業應注重自己的培訓 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企業自己的內訓師、專家骨干和培訓團隊,建立二級單位、人力 部門、生產班組一體化的培訓管理機制,為實施有效的員工培訓提供保障[6°]。由于體制問題,國有企業經營者大多實行任期制,而員工技能培訓的投資收益是一個漫長的 過程,經營者任期內在培訓上的投資大多不能在任期內*發揮作用和*得到補償, 使追求短期收益大化的企業往往不愿進行人力資源開發。此外,目前的用工制度和 分配制度不健全,一些培養經費由企業負擔后,企業常常因員工跳槽而遭受損失,使 得企業成了 “培訓基地”,極大地挫傷了企業培訓的積極性[45_52]。
④實施科學的培訓方法
國內大型制造型企業注重對員工進行師帶徒、多能工、上(轉)崗培訓等傳統的 經常性的技能提升培訓,鼓勵一線員工開展崗位改善活動,以此培養生產操作人員的 崗位技能。此外,選派優秀技能人才、一線員工前往合資合作企業研修,學習其他企 業的*操作技術與設備維護,借助企業外部資源培養提升員工技能水平[61]。在培訓 對象上,一些企業注重對員工專業技能的培訓,輕視或不進行全員培訓;在培訓的內 容上,注重一般性的理論知識培訓,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培訓少;培訓實施過程中重 形式、輕實效,不問需求,不挑對象,不計成本,不講效果;在培訓形式上是手段和 方法陳舊單一,培訓內容缺乏實用性,培訓與實際相脫節,多追求表面形式[45_52]。
2.3述評總結
國外企業對員工培訓理論的深入研宄,不僅形成了系統的培訓理論,而且在實際 的應用過程中也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國外企業的培訓理 論、方式、形式值得我國企業借鑒和學習[62_65]。
①重視員工技能培訓。認識到員工技能培訓是企業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將其置于 企業的戰略規劃來實施,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員 工培訓投入。同時,員工培訓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重視員工的企業精神與忠誠度。
②需求分析精確。在實施員工技能培訓之前,使用科學方法進行精確的培訓需求 分析,有針對性地實施培訓內容;制定詳盡的培訓計劃,對于不同的培訓需求制定不 同層次、不同形式的培訓方案,保證培訓過程的可控性與培訓效果的有效性。
③加強考核力度。在培訓過程中,嚴格執行培訓計劃,加強培訓的執行力度,防 止培訓因走過場而失去培訓的本來意義。在培訓結束之后,要針對不同的培訓采取有 效的評估方法,采取各種措施將培訓效果轉化為生產,使培訓能在生產中為企業帶來 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