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簡析數控系統的組成部分及特點
閱讀:1115 發布時間:2017-9-5
世界上的數控系統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組成結構上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結構特點來源于系統初始設計的基本要求和硬件和軟件的工程設計思路。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硬件與軟件的詳細組成部分:
硬件結構
硬件結構
微機部分:是CNC的核心,主要由CPU、存儲器和接口電路組成。
CPU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
運算器(ALU)主要對數據進行算術和輯運算。
外圓設備主要包括操作面板、鍵盤、顯示器、光電閱讀機、 紙帶穿孔機和外部存儲器等。
操作面板:由于不同數控機床的動作不同,所配備的操作 面板是不同的。一般操作面板具有如K按鈕和開關:進給軸手動控制按鈕,用于手動調整時移動各坐標軸。
主軸啟停與主軸倍率選擇按鈕:用于主軸的啟停與正、反 轉以及主軸調速。自動加工啟停按鈕:用于自動加工過程 的扁動于停止。
條件程序段選擇開關:用于條件程序段是否執行。
倍率選擇開關:用于選擇進給速度的倍率及點動量。另外還有一些狀態指示等、報警裝置等。
機床數控系統:主要是通過對伺服機構的控制來實現對機床移動部件的控制。包括速度和位移的控制以及它們反饋裝置的控制。
軟件結構
輸入數據處理程序:接受加工程序,對程序進行譯碼,對數據進行處理。加工程序給定的是代加工工件的輪廓,而實際上,應該控制刀具中心的運動軌跡。這就存在一個輪廓轉換的問題。只要告訴系統所使用的刀具并將刀具相應的參數輸入系統中,該轉換工作由輸入數據處理程序自動完成。
插補程序:根據加工程序所提供的加工信息,如曲線的種類(直線、圓弧或其他曲線)、起終點(直線的起點、終點,圓弧的起點終點及圓心)、加工方形(順時針、逆時針),對這些信息進行插補運算,決定每一個脈沖到來時的移動方向及步長,以及曲線與曲線之間如何過渡等。
管理程序:負責對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插補運算等為加工過程服務的各種程序進行調度管理。管理程序還要對面板命令、時鐘信號、故障信號等引起的中斷進行處理。在PC化的硬件結構下,管理程序通常在實時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實現。
診斷程序:功能是在程序運行中及時發現系統的故障,并指出故障的類型。也可以在運行前或故障發生后,檢查系統各主要部件(CPU、存儲器、接口、開關、伺服系統等)的功能是否正常,并指出發生故障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