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會議】12月24日,專屬深圳機械的榮耀時刻,由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光明區經濟服務局指導,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支持、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深圳市機械工程學會、廣東工博會、深圳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機械窗口、智能制造眾創空間、粵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有態度守匠心,助力中國制造——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2018會員大會暨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行業發展的時代力量年度盛典”在深圳南山保利劇院榮耀啟幕,深圳機械匠心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深圳市政協常委、經濟委主任崔閩融先生,深圳市光明區政協主席李世清先生,恩平市委副書記、恩平市人民政府市長劉兵先生,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監測與市場服務部部長楊茜女士,恩平市委常委關凱寧先生,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黃少萍女士,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粵港澳先進制造業產業聯盟主席、深圳市億和精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耀華先生,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執行會長葛明先生,深圳市光明區經濟服務局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王茹女士,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捷宇先生,深圳市政協委員、廣東省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深圳市電子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夏俊先生,香港塑膠機械協會會長戴培軍女士,香港金屬制造業協會會長孫輝銓先生,深港恩平聯合商會會長梁國堅先生,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會長、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平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業先生,廣東省機械模具科技促進協會會長、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山先生,深圳市機械工程學會會長、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祖華先生,深圳市寶安區智能制造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總裁陳焱先生,廣東省鑄造行業協會秘書長羅慧女士、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其俊先生,深圳市緊固件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達力強標準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翁克儉先生,海克斯康制造智能集團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先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云總經理王昱女士,深圳模德寶科技有限公司CEO成亞飛先生,粵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海鵬先生,以及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及會員企業負責人,各境外機構駐廣東辦事處代表,紹興、宜賓、東莞、恩平等地的政府機構代表,及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羊城晚報、深圳晚報、晶報、南方都市報、寶安日報、光明電視臺等媒體,共計1400余人出席深圳機械行業具影響力的行業盛典。
星光閃耀





紅毯鋪地,音樂響起,聚光閃耀,所有的焦點和鏡頭屬于榮耀的實業人,中國制造星光大道上星光耀眼。自信從容、匠心盡顯,猶如奧斯卡明星一般,企業家、大國工匠們走上紅毯,展現實業人氣宇軒昂、英姿勃發的精氣神。

“深圳機械為深圳經濟騰飛和深圳制造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的盛典,讓我們昂起頭,向世人響亮宣布——我很重要。”張耀華執行會長自豪地說到,改革開放40年,機遇與危機并存,張會長鼓勁企業在轉型中崛起,鼓勁企業家不要放棄自己,不要放棄奮斗,腳踏實地,堅守實業,成就自己,成就這個時代,領略美風景。

深圳市政協常委、經濟委主任崔閩融先生致辭談到,深圳機械從深圳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成為當下的先進制造業,是深圳跨越發展的重要貢獻者。深圳發展離不開實業、離不開實業家,實業家創造了聞名遐邇的“深圳速度”,同時也正在打造引以為傲的“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榮耀屬于實業家,實至名歸。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行業的揚帆遠航離不開掌舵者,行業“領頭羊”扛帥旗,沖鋒在前、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在推動行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做出了貢獻。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粵港澳先進制造業產業聯盟主席、深圳市億和精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耀華先生榮榮獲“行業少帥”獎。深圳市政協常委、經濟委主任崔閩融先生為張耀華執行會長頒發“行業少帥”獎。



改革開放40年,勞動可貴,勞動者可敬。作為行業發展中堅力量的百萬從業人員,精工細作、精益求精,成為推動深圳機械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
白德雙(金三維)、陳青松(金三維)、陳志輝(億和)、梁盛彬(億和)、代志高(華亞)、童春亮(億和)、楊曉明(億和)、汪智勇(群達)、(招商局重工)、蔡玉林(創維)、向衛(中集天達)、劉紅英(平進)、梅小情(興富祥)、陳祝權(眾為興)、李孟紅(京鼎)、林成廣(集美)、鄭新勝(拓智者)、羅正春(錦豐)、黃云生(合發)、李廣(平進)、蔡牟辰(沈機東莞)、李愉愉(數碼模)榮獲“有態度守匠心,助力中國制造”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行業系列評選之企業菁英獎;劉平泉(中電愛華)、駱添才(億和)、唐佳(中電愛華)、高延恒(寶佳)、劉星崽(億和)、王春光(創維)、袁國棟(合發)、康世祥(興富祥)、明志偉(友聯船廠)、劉俊飛(創維)、寧達錦(錦豐)、胡大海(友聯船廠)、丘金忠(拓智者)、李興寶(錦豐)、魯和平(鑫臺創)、楊紹茂(鑫臺創)、馮志權(華亞)、馬先華(鑫臺創)、李茂鋒(宏拓偉業)、劉貝(飛亞達)榮獲“有態度守匠心,助力中國制造”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行業系列評選之良工巧匠獎;陳洪林(鑫臺創)、謝小平(錦豐)、張越(億和)、范堡清(數碼模)、閆小瑞(和勝)、張樹文(和勝)、凌天華(嘉業)、王小華(招商局重工)、蔚建(創維)、趙永利(康振)、王紅(碩方)、鄒培明(康振)、王志剛(仕興鴻)、李海龍(精鉆)榮獲“有態度守匠心,助力中國制造”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行業系列評選之企業菁英提名獎;沙威寶(飛亞達)、劉洪文(仕興鴻)、李付華(宏拓偉業)、丘國慶(萬和達)、肖咸明(精鉆)、黃天杰(集美)、萬建威(合發)、程浩(精鉆)榮獲“有態度守匠心,助力中國制造”改革開放40周年機械行業系列評選之良工巧匠提名獎。

致敬先行者,感謝堅守者,期待傳承者。原深圳市南頭區副區長張漢明先生和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朱本一先生,兩家的老中青三代同場講述開拓、堅守、傳承。原深圳南山區宣傳部長陳禹山先生分享老一輩改革開放“拓荒故事”,職業院校機械專業學生參與分享。正是因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才有了實業的欣欣向榮。熱愛之至,匠心使然,豪邁、光榮的機械工作者振興機械,無限風光。
張耀華執行會長代表協會向張漢明先生、朱本一先生、陳禹山先生現場贈送“改革開放先行者”牌匾。
指點江山論轉型

“制造業前行的腳步不會因為既有的成功而停滯,挑戰催促創新、變革、再發展。”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先生在《解碼制造行業新浪潮,建構智能制造新格局》論壇分享中談到,通過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浪潮下,制造業轉型升級是重點,打造新競爭優勢已成為必然選擇。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粵港澳先進制造業產業聯盟主席、、深圳市億和精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耀華先生主持《制造業升級轉型與助力中國制造的實踐與思考》論壇環節,與海克斯康、大族激光、華為云、深圳市電子學會、模德寶、銀寶山新論道企業轉型新思維。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先生: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制造業產業格局下,可從設計、生產、客戶增值服務領域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控體系。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焱先生:將企業生產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終實現智能化。不同發展階段,可先著手于垂直深耕產品,在后期多項產品強項的基礎上可多元融合發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業云總經理王昱女士:可運用工業云便捷、專注、協同、創新的方式賦能制造業。

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子學會理事、深圳市電子學會秘書長兼常務副理事長夏俊先生:制造業轉型升級可從創新驅動、品牌提升、運營效率三個方面著力。

深圳模德寶科技有限公司CEO成亞飛先生:制造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是短板,借力專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智能制造,力促轉型。

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山先生: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各具優勢,打破地域、行業壁壘,實現融合發展。剛成立不久的粵港澳先進制造業產業聯盟就是很好促融合發展的實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對于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廣東工博會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機會新內涵,聚焦機床工業、智能制造、模具制造、科技創新等產業新生態、行業新熱點、企業新發展。2019年8月8日-11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廣州,展示在工業科技創新領域的發明創造,并且進一步突出專業性、性和化特色,采取展覽、論壇、對接會等多種形式促進產業的合作、發展與共贏,與眾多行業精英品牌共同打造一個工業制造業的盛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