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下的新趨勢
一、IPO常態化
全面注冊制下,IPO過會時間將縮短,準入范圍逐漸擴寬。以前,企業想要上市需要經過實質審查,流程比較復雜,上市周期較長,有些計劃上市的公司有技術、有潛力,但是一時半會又達不到上市標準或者急需資金等不了那么長時間,就只能選擇去海外上市,甚至無法成功上市。而在注冊制下,IPO進程將不再不可預測,IPO常態化是注冊制市場的重要特征之一,更多的公司將獲得IPO 融資機會,也能夠更好的助力實體經濟發展。2022年已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市場過會率分別為科創板97.62%、北交所96.46%、創業板90.52%。預計市場在全面注冊制改革下,未來每年過會率將維持在90%以上,新增上市企業數量將突破600家。
二、破發、退市常態化
隨著注冊制改革向縱深推進,近期新股破發情況也越來越頻繁,打新漲停潮將逐漸變成歷史。2022年全年已實現上市的428只新股中,有223只新股已破發。注冊制下,企業上市前后的估值也將趨于平穩,只有真正具備高增長潛力的企業,市值才能得到持續的提升。而缺乏價值成長能力,并且上市前實現股權融資時估值過高的企業,可能在上市首日便出現破發。
萬得統計顯示,A股市場誕生至今僅有220余家上市公司退市。而注冊制改革將在優化上市標準的同時,暢通強制退市、主動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強化退市監管,健全重大退市風險處置機制。2019年至2022年我國退市制度改革效果顯著,退市率增長明顯,2022年更是進入了破發超百家的時代。預計全面注冊制落地后,上市公司退市將更加暢通,進一步實現常態化,不斷拓寬多元退出渠道, 既實現了“退得下”,又保障了“退得穩”,加速促進市場的優勝劣汰,吹盡黃沙始見金。
三、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成主流
我國A股市場仍以散戶投資者為主,短期資金占比較高。全面注冊制下,基于價值投資邏輯下的去散戶化會逐漸成為一個長期的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此外,由于資本市場可投資標的增多,市場參與者的投研能力逐漸提升,股市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可能會逐漸趨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具備深厚投資研究能力積累的機構投資者將有更多機會發揮其價值發現的專業能力,A股機構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